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減少,同時伴有排便困難和/或糞便干結的癥狀。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每2~3天排便1次,而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便秘是老年人常見的癥狀。據相關研究統計,在60歲以上老年人中,經常發生便秘者占28%~50%。
一、老年人便秘的原因
1.生理因素:老年人便秘的發生率較青壯年明顯增高,主要是因為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體力活動明顯減少,所需能量減少,糞便量也隨之減少。另一方面,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和器官功能等慢慢減退,比如肛門括約肌肌力減弱、胃腸蠕動減弱等,這些都會導致食物在腸內停留時間過久,水分過度吸收而引起便秘。
2.飲食因素:因老年人往往有牙齒脫落的情況,故多喜歡簡單、少渣食物,粗纖維攝入減少使糞便的黏滯度增加、糞便在腸內的運動較為緩慢,進而導致水分被過度吸收而形成便秘。
3.排便習慣:有些老年人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常常忽視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
4.活動減少:部分老年人由于身體原因活動量大大減少,特別是因病臥床或乘坐輪椅者,因缺少運動性刺激以推動糞便的運動,往往易患便秘。
5.腸道病變:有些老年人患有炎癥性腸病、腫瘤、疝、直腸脫垂等腸道疾病,可導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排便障礙。
6.藥物因素:多數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抑酸藥、降壓藥、催眠藥等均有抑制中樞神經活動作用,可降低腸蠕動,最終導致便秘。
7.精神心理因素:存在抑郁、焦慮、強迫癥等精神心理障礙的老年人也容易出現便秘。
二、老年人便秘的危害
慢性便秘導致的危害往往非常嚴重。慢性便秘在臨床上可表現為排便費力和排便次數減少,當患有慢性便秘的老年人過分用力時易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排便暈厥等情況,甚至在原有疾病的基礎上并發心肌梗死和腦血管疾病。而長期便秘也會導致罹患結腸癌的風險增高。因此,防治老年人慢性便秘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有效手段。
三、如何正確應對老年人便秘?
1.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老年人應規律排便,有便意時千萬不要拖延,否則會使排便反射功能減弱,長此以往會引起便秘。此外,應養成每天定時大便一次的習慣,時間可因人而異;排便時不要看手機、看報紙,盡量縮短排便時間,但要保證排凈大便。同時,老年人排便時,要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盡量選擇坐式便器。
2.適當運動:老年人應適當進行運動,如散步、打太極等,以安全、不會跌倒、不感覺勞累為原則。另外,老年人要避免久坐。對臥床老年患者而言,即便是坐起、站立或在床邊走動,對排便都是有益的。
3.合理飲食:老年人應多吃富含粗纖維的主食、蔬菜、瓜果、豆類等。多飲水,一般每日至少飲水1500 ml,尤其是每日晨起或飯前飲一杯溫開水,可有效預防便秘。此外,在無禁忌情況下,可適當食用一些具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蜂蜜、香蕉等。
4.補充腸道里的益生菌:腸道不好往往提示腸道里的菌群不平衡,老年人可以直接補充益生菌以刺激腸道里益生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長。
5.輔助鍛煉:(1)在平臥放松的狀態下,從右下腹開始,向上、向左、再向下,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即順著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的順序,每次20~30分鐘。(2)平臥,作收腹-鼓腹運動,深吸氣將腹部鼓起,呼氣時收腹,反復做10分鐘。(3)平臥或坐位時進行提肛運動,即收縮肛門運動,以鍛煉提肛肌的收縮能力。
6.其他:老年人應盡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便秘的藥物,不濫用瀉藥;積極治療全身性及肛周疾病;調整心理狀態,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于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總之,便秘絕非一件小事,千萬不可掉以輕心,特別是一些本身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看似“小小的”便秘,很可能威脅著生命健康。老年人在生活中出現便秘癥狀后,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并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來源:科普中國